資源教室教育評估,殘疾兒童享受良好教育
資源教室在這樣的課程建構(gòu)中,以生命課程為基礎,以生活課程、藝術(shù)課程、智識課程、專屬課程作為主干,并以“親子課程”作為必要補充。在這樣的課程意蘊中,起點處是每一個特教生,關(guān)懷的是不同特教生的各種可能性;終點處還是每一個特教生,是適合的教育問題的解決。
資源教室:教學評估
教學評估需要根據(jù)個別化教育計劃中設定的各目標分階段實施評估。對各評估表格進行匯總和總結(jié)。
資源教室1.根據(jù)各目標實施分段教學評估。
資源教室2.填寫各教學評估表,每一階段評估之后客觀審視是否達成預期目標,目標達成進入下一階段;未達成則找出原因與普教教師商議對策,調(diào)整目標。
資源教室3.在評估過程中應注重過程性評估,對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進步情況,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具備高敏感度,去發(fā)現(xiàn)和確定學生的細微進步和變化。
隨班就讀學生在資源教室學習和訓練的時間應控制在學習的總學時40%以下,才符合融合教育的精神。
資源教室:專屬課程建設。
積極實施以缺陷補償為目標的干預性課程。資源教室中配置全套的感統(tǒng)訓練、平衡協(xié)調(diào)訓練專業(yè)器材和蒙氏活動器材,從而幫助學生提高肢體的協(xié)調(diào)性、靈活性,提高感覺能力的正確性。
1.每一個新學期,重新對隨班就讀學生進行兒童感覺統(tǒng)合訓練能力評定。分別為隨班就讀學生制定一份缺陷補償為目標的干預性計劃,周期為一個月。
2.每次進行健康干預課程時,都進行相應的記錄,一個月后再次對他們進行評定,看是否有所進步。
3.重視蒙特梭利教具的適時使用,通過游戲為主的活動,寓教于樂,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學習。
在平時不斷創(chuàng)造條件,嘗試各種有利于隨班就讀學生發(fā)展的、今后生活中能夠用得上的實踐性課程,比如烹飪、面點等飲食的制作,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。
隨班就讀學生在資源教室學習和訓練的時間應控制在學習的總學時40%以下,才符合融合教育的精神。